1981年,曾在军队担任主要领导工作的邱会作,被安置在西安生活,生活待遇相比在任时期相去甚远,取暖去工地上捡木材,吃菜去菜场捡白菜叶?
9月12日,他来到西安,住进政府安排的房子里,每月100元生活费,30斤粮票,半斤食用油,报销药费。屋子布局非常简单,四张木凳,一张木床。此前,他提过一些要求没有实现,比如:有暖气,有卫生间可洗澡。
(资料图)
取暖让他费尽周折,每年为取暖伤透脑筋,一开始用小锅炉,烟灰太大,对邻居对自己家人影响都很大。改用无烟煤后,虽然不影响邻居,可中煤气的可能性很大,有一次差点遇难。
此后,他就自己采购煤,但需要柴引火,找到一处工地,遇到热心师傅,让他随时来取,让他省下买柴钱。
在八十年代是票证的年代,当时的票证是数不清楚的,有粮票、油票,肉票,粉丝票等等。因为他没有户口,是无证居民,什么票都没有,连冬天购大白菜的票也没有。平日吃一些副食品就是靠邻居、朋友、亲戚给他们送点副食品票过日子。
1983年11月,开始冬购白菜,他们没有票,跟着老伴去菜市场买菜看到地上掉 很多菜叶,老伴随时拾起一些。菜贩师傅看到后,对他们挺同情,把大片的好菜叶扒下来给他们,算是解决他们过冬吃白菜的问题。
邱会作遇到不少好心人帮助,解决他烧柴问题,解决他洗澡不要门票问题,解决他吃菜问题,房子被熏的黑漆漆的,想粉刷一下。邻居家的三个小伙子,看到后就合计要帮他们粉刷,人家提供料,也不要工钱,让他很感动。
1985年,他的生活待遇提高到200元一月,老伴的待遇也有相应提高。
因为子女不在身边,加上年纪大了,花钱雇上一个保姆帮着做饭等干家务。除了雇人做饭,房租、水电、书报等费用占据一大部分,真正能落到生活上就不多了。
随着改革开放,物价上涨,他要求改善生活条件。有人对他说生活好坏是相对而言的,200元包括物价上涨因素在内,不仅可以过得去,还绰绰有余。
邱会作清楚这个道理,比起老百姓,他的生活是绰绰有余,同时反怼他的人:同谁相比我就不清楚了,我相信我的生活同姜处长就不能相比,我的住房条件差,要求搬到有暖气,卫生间能去洗澡的房子住,没有兑现。对方也没有再正面回答他了。
在西安生活十几年,到1992年政治上恢复自由后,待遇也改善了,搬进省委干休所。1999年,干休所该给他配了一辆红旗专用车,待遇变了,心情也舒畅了。
关键词:
